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

保险投资论文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主要投资渠道较为单一债券因为其收益稳定、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特点,在保险公司资金投资中占据较大比例,这能很好地保障保险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是保险公司规避和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市场利率,国家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投资因素的不断变化,将银行存款和债券作为最主要的投资渠道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仍然具有风险性。所以,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扩大投资收益,丰富投资品种,保险公司可以选择通过合理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多产品的套期保值和收益的最大化。

(二)保险投资中基金的投资比重较低国外保险公司将基金投资作为其资金运用的一种常用手段,其原因在于基金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了投资风险,同时,由于基金投资目前以国债、股票等证券投资为主,使得基金风险比股票低、收益率比债券高,因此,基金投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较强的流动性和较高的收益性的特点,受到广大保险公司的追捧,但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投资中基金投资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三)保险资金投资于养老产业现存的问题随着泰康人寿养老社区投资试点的方案成功实施,中国人寿、合众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开始效仿投资养老实体。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实体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压力,同时也为保险公司增加了一条规模大、期限长、回报稳定的投资渠道,改善资金和负债的匹配问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养老实体,能帮助保险公司塑造更好的公众形象,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们对保险公司的负面评价。但投资养老实体存在的风险也很突出,我国目前养老产业并不成熟,还在起步阶段,养老产业规模小、服务质量差、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行业标准并不统一,而且养老产业是一个微利产业,公益事业的性质远大于经济利益,这导致了养老产业的投资周期长、资金初期投入量大、资金流动性弱等的特点,所以如何恰当地规避或减轻这些风险成为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实体的首要目标。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保险公司自身资金投资、经营和管理机制也需强化,做好资金投资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透明工作。

二、保险公司资金投资风险控制

(一)拓宽投资渠道,进行投资组合通过长期的投资实践,人们得出一条普遍结论:投资渠道越宽,选择的方向越多,总的投资风险会越小。随着2012年保险投资新政的颁布,我国保险投资渠道越来越宽泛,这要求保险公司充分理解和掌握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参照其基本思路,确立自身能承受的风险能力,根据不同资产(如股票、基金、债券、银行存款等)的收益率和期望收益(即其在组合中的比重),计算出组合风险,通过反复计算和建模,可以得出本公司的最优投资比例。同时,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投资时,要注重区分寿险资产和产险资产。寿险合同一般期限较长,因此其资金较为稳定,可以投资于期限较长的投资项目,如长期债券、抵押贷款、不动产投资。同时因为大多寿险合同具有储蓄性,这要求寿险资金的投资更看重的是投资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其风险控制的要求要高于产险,这也是为了确保能满足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于产险资产,投资资金要求流动性强,可以加大对股票、企业债、基金等流动性强的资产投资。分别对不同性质的资金进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投资计划,委托不同的专业投资机构进行专门管理,能有效地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和增值。

(二)成立保险投资基金,加大对基金的管理力度通过对国外保险公司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基金管理业务已成为各大保险公司的重要投资手段和利润来源,其不仅设立了公司型基金,还参与销售一些与基金管理有关的保险业务,如直接与共同基金连结的变额人寿和年金与私人养老金计划,再将其分别委托给同一集团下的投资顾问或者管理人。而且于2011年下发的《保险机构销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保险公司可获得基金销售许可证,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参与契约型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代销基金,建立专业的人才管理团队和基金管理公司,为日后成立保险投资基金、参与基金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第三方托管养老产业,联合银行机构风险共担首先,针对我国养老产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选择投资建设养老实体产业,并通过出租和提供服务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经营,委托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负责养老社区服务,同时可以选择与各大高校合作,积极选聘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技能、有着强烈责任心的学生,这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养老产业投资初期需要的投资金额较大,且投资回收的期限长,资金流动性差,加之我国目前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将上季末总资产的15%投资于非自用性不动产,将上季末总资产的20%投资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资料源自2012年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因此保险公司可以选择和银行合作,联合贷款,共同参与养老产业投资,使得保险公司和银行风险共担。此外,由于投资养老实体回报期限长,而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保险赔付,这要求保险公司要建立健全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严格监督养老实体的投资和经营。保险公司还可以将养老服务与自家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结合起来,如某客户购买了保险公司特点种类的寿险产品,即可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与之相挂钩的养老服务方面的优惠活动。

(四)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保险公司自身也要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经营和管理的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托管机构进行投资经营,资金投资机构负责投资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和市场分析监测、确定投资决策、下达交易指令,资金托管机构负责资金交割、划转和清算,未经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批准,任何人或机构不得擅自动用保险资金,通过这种资金隔离的机制,使得资金流和信息流能有效的分离,使得投资交易过程更加透明化。此外,保险公司还应当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防止资金投资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进行逆向选择,导致保险公司利益受到侵害。保险公司可以将投资绩效与管理费挂钩,这能极好地调动资金投资机构管理资产的积极性,但管理费用应当确定一个浮动限制,若是管理费用没有上限,极可能会促使资金投资机构采取较为激进的投资策略,甚至会使其铤而走险,选择非法的投资途径。同时,为了防范这种投资风险,除了设置浮动限制以外,保险公司应当督促资金投资和托管机构确立完备的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具体明确到个人,资金从委托给资金投资和托管机构那一刻起,每一投资、划拨、清算等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责任人和监督人。

三、结束语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一)理论意义

保险投资其实也可以归类为博弈论的一部分,其实就是在风险下进行的资金买卖活动。如果细心研读保险投资方面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学者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研究,透过经济现象研究本质。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论探索给后来的学者提供一个研究思路,将理论研究更加深入,真正为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二)实践意义

笔者就保险投资中很现实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探索出解决思路。从而能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路,发挥理论研究的本质作用,使得保险投资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保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资金的运用不当

1.投资渠道过于局限。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有四方面的法定渠道: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而就目前的实际操作来说,大部分局限于政府债券投资,如国债等,由于投资渠道的局限,可能会出现投资资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问题,导致市场运行出现不良反应,这说明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着初级化和表面化的问题。倘若我们将目光转向国外市场,我们会发现国外同时会将目光放在不动产投资上面,因为不动产市场现在波动性也比较强,这说明如果保险资金能够合理利用,会产生较大的收益。这说明我们必须想办法扩充投资渠道,保证保险资金的有效投入。

2.利用效率比较低。

投资渠道单一问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如银行存款居高不下,资产证券化水平过低等现象,进而会导致资金利用效率较低,机会成本较高。将资金投在政府债券上面风险比较低,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和其他金融债券相比这种收益率也比较低,应该将资金进行合理化分配,不应该将资金都投放在某一类债券。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分散投资,相比较之下,我们的预期收益会比较高,同时机会成本大大降低。我们需要做的事把资金搞活,只有自己不断流动起来,才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收益,资金的利用率提高了,投资收益也会大大提高。

3.收益率比较低。

对于市场上一定的资金而言,如果资金利用效率越高,一般而言投资收益就越大,即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如果存在闲置资金的话,这就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问题。假如能够通过扩大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那么则会产生额外的收益。因此,我们必须解决投资的结构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保险资金的收益率,改变目前保险业的现状。

4.投资结构不合理。

在进行投资时,应该根据资金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这样能报保证在安全性的前提下,保持比较高的收益率。可想而知,如果对于一些投资周期比较长的而且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产品选择流动性比较高的投资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应当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投资,保证投资结构的合理性,遵循市场要求和行业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理性的投资行为。

(二)保险人员的水平

1.保险专业人员匮乏。

保险这个行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因为人们都有规避风险的意识。但是由于这一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就注定了必须有一定数目的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一些保险精算人员的缺口非常的大,通过简单的类比我们就会发现,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居民的保险需求那么大,相应的专业人才需求也会比较大。我们急需专业人才来掌控保险行业,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引航者,这艘大船有可能会在某个特定时期迷失方向,如何弥补这一人员缺口值得我们深思。

2.保险营销员门槛太低。

由于目前保险市场人员短缺,不少的保险公司只有通过降低门槛招用保险营销人员,殊不知营销人员如果没有掌握保险营销的专业知识,在进行营销时可能会给顾客带来误导,影响营销质量。此外,由于营销队伍参差不齐,就决定了营销人员流动性比较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会承担比较大的人工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还有人员重置成本等,这也是由于招用门槛低带来的不良后果。

三、建议

(一)改善保险资金运用的几个着眼点

1.扩展投资渠道。

我们不妨将着重点放在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上,当然这是在保留原有投资渠道的基础上。在不动产投资方面我们可以考虑的领域有:土地使用权、商业地产、工业地产以及不动产基金和证券化产品。由于目前国家对于不动产方面的调控力度加大了,因此我们进行投资的风险也进一步降低,面对高收益我们必须理性的做出投资决策,好好利用这条投资渠道。

2.提高利用效率。

一旦投资渠道扩大了,那么我们投资时可供选择的机会也多了,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在更多产品上,相对而言组合收益和安全性更能够得到保证。相对于单一投资渠道而言,我们的资金利用效率就更高了,我们保证了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了闲置资金的数量,促进了良性发展。

3.提高收益率。

我们都明白水到渠成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拓宽合理的投资渠道,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那么我们自然而然会得到比较高的收益率。

4.改善投资结构。

将投资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如果以寿险为例,这显然是一种长期投资,而且是比较稳定的资金投资类型,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进行长期投资的时候考虑进去,短期投资时就可以忽略略不计。资金的性质往往能够决定投资方式,这一点需要我们谨记,是我们改进投资结构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

(二)提高保险人员业务水平

1.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保险业的专业人才存在比较大的缺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来缓解这种压力。一方面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在国外深造过的专业人才或者是一些国外的保险人才,壮大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团队中的人员结构,组织专业人员对于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既能够增强大家的团队意识,也能够提高人员整体水平。

2.提高营销员门槛。

这不仅强调人员招用时的门槛,而且包括在岗培训过之后是否继续重用的门槛。在进行招聘时不仅要看员工现有的资历,更要看重学习能力。哪怕是刚进来时水平并不高,但是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保险营销以及想要进一步学习的人来说,也许他们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做出综合评估之后再决定是否录用营销人员。

四、结语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业可以说还没有起步,但是它却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体育旅游业从1994年开办以来,一直以30%~40%的速度上升,比一般的旅游增长要快.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体育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另据报道,1996年,国内出游者(包括体育旅游和一般旅游)达到36.2亿人次,专家预计,体育旅游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相对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旅游保险业却相对落后.在我国每年外出的旅游者中,大约80%是自助旅游,只有20%是随旅行社出游.而旅游意外保险作为旅游保险的主要险种,只对旅行社的游客,这就从某种程度上把80%的游客放在了“无保”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现状:体育旅游保险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而体育旅游保险本身却发展缓慢.

2在我国推行体育旅游保险的必要性

2.1推行体育旅游保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

当前,我国要实现“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人的发展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行体育旅游保险不但是对于人的自身安全的一种保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全面推行体育旅游保险,既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又是我们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

2.2推行体育旅游保险有利于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体育旅游保险的实施,不但可以消除游客旅游时的顾虑,而且有利于提高体育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推行体育旅游保险也是体育旅游服务的必要环节.

2.3推行体育旅游保险是我国体育旅游事业与世界接轨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F1大奖赛、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以及NBA季前赛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纷纷登陆中国,这一切都为我国的体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而作为体育旅游软环境的体育旅游保险,不仅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和经济保障,而且有利于我国体育旅游业形成自己的品牌,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

3推行体育旅游保险目前存在的问题

3.1体育保险体系未建立

相对于国外比较健全的体育保险体系,可以说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它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挑战.首先,由于体育旅游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保险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以此来开展和推行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其次,国外已有的相关经验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我国体育旅游保险的开展和推行,尤其是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外的一些保险公司必然会对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业构成冲击,所以我们要确立“以我为主”的思想,在结合我国体育保险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旅游资源,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旅游保险体系.

3.2游客对于体育旅游保险的认识不足

当前大部分体育旅游者根本没有购买体育旅游保险的意识和想法,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游客对于体育旅游的风险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对于体育旅游保险的认识等等.针对这些情况,保险公司应该切实有效的宣传体育旅游保险,使游客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旅游保险的重要性,树立“花小钱,买健康”的思想,变游客“要我买”为“我要买”.

3.3保险公司对体育旅游保险的重视和开发不够

作为一个体育强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拥有巨大体育旅游保险市场.因此,如何把这种“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就成为了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保险公司要放长眼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发和培育好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市场,屏弃以前那种认为体育保险是“芝麻”、“鸡肋”的想法,切实把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做好、做大、做强.

4在我国推行体育旅游保险的对策

4.1搞好体育旅游保险的宣传工作

当前,游客的保险意识淡薄、安全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于体育旅游保险缺乏了解、认识不够,因此,保险公司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进行有效的宣传,还可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体宣传,提高游客对于体育旅游保险的认知程度,提高旅游的保险意识.

4.2不断完善体育旅游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

体育旅游保险的开展和推行,离不开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建立健全与体育旅游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体育旅游保险的实施创造优良的法制环境,使体育旅游保险有法可依,真正做到依法引保、依法治保、依法促保.

4.3加强与国外先进保险公司的合作与交流

在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还未起步的时候,国外的许多保险公司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策略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我国的体育旅游保险业,必须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吸取和借鉴他们较为成熟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以此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保险业的发展.

4.4完善体育旅游保险的险种,加大保险覆盖面

当前,我国体育旅游者忽视体育旅游保险,除了认识不足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体育旅游保险的险种单一,体育旅游保险的覆盖面小.因此,作为体育旅游保险经营方的保险公司,要不断加大对于体育旅游保险市场的研究,根据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实际,在关注体育旅游者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和完善体育旅游保险的险种,以满足体育旅游者的需要,在完善体育旅游保险的险种的同时,还要加大了体育旅游保险的覆盖面,让体育旅游者“有保可投”、“险种可选”、“有保可依”.

4.5完善体育旅游保险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主要投资渠道较为单一债券因为其收益稳定、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特点,在保险公司资金投资中占据较大比例,这能很好地保障保险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是保险公司规避和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市场利率,国家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投资因素的不断变化,将银行存款和债券作为最主要的投资渠道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仍然具有风险性。所以,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扩大投资收益,丰富投资品种,保险公司可以选择通过合理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多产品的套期保值和收益的最大化。

(二)保险投资中基金的投资比重较低国外保险公司将基金投资作为其资金运用的一种常用手段,其原因在于基金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了投资风险,同时,由于基金投资目前以国债、股票等证券投资为主,使得基金风险比股票低、收益率比债券高,因此,基金投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较强的流动性和较高的收益性的特点,受到广大保险公司的追捧,但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资金投资中基金投资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三)保险资金投资于养老产业现存的问题随着泰康人寿养老社区投资试点的方案成功实施,中国人寿、合众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开始效仿投资养老实体。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实体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压力,同时也为保险公司增加了一条规模大、期限长、回报稳定的投资渠道,改善资金和负债的匹配问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养老实体,能帮助保险公司塑造更好的公众形象,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们对保险公司的负面评价。但投资养老实体存在的风险也很突出,我国目前养老产业并不成熟,还在起步阶段,养老产业规模小、服务质量差、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行业标准并不统一,而且养老产业是一个微利产业,公益事业的性质远大于经济利益,这导致了养老产业的投资周期长、资金初期投入量大、资金流动性弱等的特点,所以如何恰当地规避或减轻这些风险成为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实体的首要目标。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保险公司自身资金投资、经营和管理机制也需强化,做好资金投资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透明工作。

二、保险公司资金投资风险控制

(一)拓宽投资渠道,进行投资组合通过长期的投资实践,人们得出一条普遍结论:投资渠道越宽,选择的方向越多,总的投资风险会越小。随着2012年保险投资新政的颁布,我国保险投资渠道越来越宽泛,这要求保险公司充分理解和掌握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参照其基本思路,确立自身能承受的风险能力,根据不同资产(如股票、基金、债券、银行存款等)的收益率和期望收益(即其在组合中的比重),计算出组合风险,通过反复计算和建模,可以得出本公司的最优投资比例。同时,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投资时,要注重区分寿险资产和产险资产。[1]寿险合同一般期限较长,因此其资金较为稳定,可以投资于期限较长的投资项目,如长期债券、抵押贷款、不动产投资。同时因为大多寿险合同具有储蓄性,这要求寿险资金的投资更看重的是投资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其风险控制的要求要高于产险,这也是为了确保能满足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于产险资产,投资资金要求流动性强,可以加大对股票、企业债、基金等流动性强的资产投资。分别对不同性质的资金进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投资计划,委托不同的专业投资机构进行专门管理,能有效地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和增值。

(二)成立保险投资基金,加大对基金的管理力度通过对国外保险公司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基金管理业务已成为各大保险公司的重要投资手段和利润来源,其不仅设立了公司型基金,还参与销售一些与基金管理有关的保险业务,如直接与共同基金连结的变额人寿和年金与私人养老金计划,再将其分别委托给同一集团下的投资顾问或者管理人。[2]而且于2011年下发的《保险机构销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保险公司可获得基金销售许可证,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参与契约型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代销基金,建立专业的人才管理团队和基金管理公司,为日后成立保险投资基金、参与基金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第三方托管养老产业,联合银行机构风险共担首先,针对我国养老产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选择投资建设养老实体产业,并通过出租和提供服务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经营,委托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负责养老社区服务,[3]同时可以选择与各大高校合作,积极选聘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技能、有着强烈责任心的学生,这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养老产业投资初期需要的投资金额较大,且投资回收的期限长,资金流动性差,加之我国目前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将上季末总资产的15%投资于非自用性不动产,将上季末总资产的20%投资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资料源自2012年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因此保险公司可以选择和银行合作,联合贷款,共同参与养老产业投资,使得保险公司和银行风险共担。此外,由于投资养老实体回报期限长,而保险公司是负债经营,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保险赔付,这要求保险公司要建立健全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严格监督养老实体的投资和经营。保险公司还可以将养老服务与自家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结合起来,如某客户购买了保险公司特点种类的寿险产品,即可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与之相挂钩的养老服务方面的优惠活动。

(四)加强风险控制管理机制,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保险公司自身也要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经营和管理的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托管机构进行投资经营,资金投资机构负责投资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和市场分析监测、确定投资决策、下达交易指令,资金托管机构负责资金交割、划转和清算,未经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批准,任何人或机构不得擅自动用保险资金,通过这种资金隔离的机制,使得资金流和信息流能有效的分离,使得投资交易过程更加透明化。[5]此外,保险公司还应当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防止资金投资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进行逆向选择,导致保险公司利益受到侵害。保险公司可以将投资绩效与管理费挂钩,这能极好地调动资金投资机构管理资产的积极性,但管理费用应当确定一个浮动限制,若是管理费用没有上限,极可能会促使资金投资机构采取较为激进的投资策略,甚至会使其铤而走险,选择非法的投资途径。同时,为了防范这种投资风险,除了设置浮动限制以外,保险公司应当督促资金投资和托管机构确立完备的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具体明确到个人,资金从委托给资金投资和托管机构那一刻起,每一投资、划拨、清算等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责任人和监督人。

三、结束语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5篇

《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以及一些保险会针对保险资金管理所颁发的办法和管理规定是我国保险投资资金运用的仅有保障。这些法律法规没有什么真正有力的法律效力,仅是一些规章和制度,透明度不够而且作为法规层次太低,对保险投资资金的监管和督查起不到真正法律上的支撑作用。我国在保险资金的监管上尚存在很多问题,没有确定的监管模式、法律法规体质不够完善、一些制度落后、监管不到位,缺少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保险投资资金运用不够合理化、透明化,若不及时解决,在未来很可能成为阻碍保险业继续发展的屏障。

二、解决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的管理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想提高我国保险投资的管理力度,相关法律法规必须进一步完善,为保险投资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援。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给予保险投资行业足够的重视,大胆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监管机制。建立专门的保险业监管小组,对保险公司进行定期的资金检查,明确资金的去向,并要求其对投资人员公开保险资金的运用,一旦发现有违规违法操作的公司或个人,必须大力处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整治保险投资行业的不正之风。在进行监管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应该给予保险投资行业加以引导,开拓保险投资渠道,实现多样化投资,这样既能将风险分散在不同的方面,降低风险,为保险公司带来稳定的收益,又可以促进一些其他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结构多样化的实现。

(二)培养人才,提升保险投资的专业化水平我国保险投资行业缺乏专业性人才,所以作为企业应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员工的专业化技能,企业可以积极鼓励并组织员工参加各类研讨会,定期组织员工外出交流、考察和学习,企业还应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在招聘员工,尤其是高层员工时,必须提高招聘的条件,要求内部员工有一定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企业内部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研讨小组,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问题,是企业不断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三)开拓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积极开拓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范畴,解决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单一化的问题,使得保险投资渠道不断走向多元化,分散保险投资风险,是保险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的有效保障。保险公司可以将投资形式该为比例控制,避免保险公司与投资企业共存亡的恶性事件发生,还可以丰富债券资金种类,改写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国债三足鼎立的局面,增加股票的持有比例。保险公司应投资一些新兴的、发展前景大的行业和企业,给这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也为自己谋求更高的利益。

(四)学习西方经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险风险管理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程度,我国可以从这些发达国家学习规避风险的经验和教训,无论在保险公司方面还是监督监管机构方面都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投资组织和市场经济紧密关联在一起,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保险资金主要分为寿险资金和非寿险资金,这些资金的期限不同,在资金的发展方向、性质和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保险公司应该把这些资金区别对待,将之投入不同的行业和方面,对这些自己进行合理的分配。

三、结语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6篇

1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管理问题

1.1社保基金的管理方法不到位各大城市中,除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几大直辖市与福建省的一部分地区之外,大部分的省市与地区对于社保基金的监控采取层层布控与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方法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使投资市场中的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但是,部门的重复与复杂,冗员过多,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环节复杂,使得监管链也随之变长。一旦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体管理制度陷入瘫痪的严重现象。

1.2社保基金投资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根据我国的《审计法》相关规定指出,相关的审计机关要对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予以政府委托与管理的社保基金、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与其他相关基金及资金财务的收支给予审计监管。因此,相关的审计部门有义务与责任对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行为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保基金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状的影响,导致社保基金的投资缺乏审计基础,加上社保基金的审计内容与审计对象的相对负责,使得审计在社保基金的投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难以起到相当的作用。

2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2.1调整社保管理机制的结构在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改革重点应该集中放在加强管理方面,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可以在各大省市的相关政府中设立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调整社保管理机制的结构,从宏观的角度去调控各个省市地区的管理部门的行动,及时对违法乱纪、无作为或乱作为的管理部门进行严厉查处,保证社保基金的稳定运行。

2.2加强与完善非制度管理机制在制度管理机制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前提下,还要加强与完善非制度管理机制,建立起譬如基金管理投资委员会、基金管理投资的相关协会等机构,通过投资人与投资人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协商等手段来进行监督、协调与管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越来越健全的多媒体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起到相当的监管作用。

2.3加强企业审计部门的管理机制审计管理在我国是一种具有较强法律效力的外部管理模式,是在审计监管过程中的一种内外相互制约管理的体现,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保基金的完整以及安全性,同时充分发挥社保基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社保基金能够平稳发展。根据国外审计的经验可以看出,绩效审计制度是规范社保基金的运行秩序、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率以及使用效率,用制度去有效地保障社保基金的各种发展效益。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社保基金相关法律法规相对不够健全,缺乏应有的审计管理基础,加上社保基金的设计内容与对象的相对复杂,因此,我国开展对社保基金的管理机制刻不容缓。这就要加强相关企业审计部门的管理机制,保证社保基金的管理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社保基金的投资,使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减小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的社保基金投资扩宽发展道路。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全球性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也随之变多变大,对于社保基金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贬值风险以及偿付能力风险,要及时制定相对的抗风险策略,保证投资的顺利进行,提高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管理问题中,要调整社保管理机制的结构、加强与完善非制度管理机制以及加强企业审计部门的管理等。如果在社保基金的投资过程中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度并且制定出相应的科学应对策略,就会使社保基金在投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受到重大的阻碍。因此,制定出相关的防范风险的策略以及相应的管理策略,对我国的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社保基金的发展。

作者:付红利单位:焦作国龙物流有限公司

第二篇

一、拓宽社保基金的运用渠道

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重要途径之一,是要实现多种投资工具的综合运用,并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基于我国国情与现阶段社保基金投资的状况,应建议在社保基金的安全获得保障的前提之下,对社保资金的投资渠道进行扩展,以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具体的措施策略:1.创新投资项目,提升投资收益。如,开发住房抵押贷款,增加不动产投资;进行国外投资等。其中国外投资收益率比国内投资收益率高,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故认为我国可以进行少量的国外投资,等发展成熟后,再慢慢增大对外投资一项目的规模与范围。在当前,可以先从对香港特区政府的债券购买开始起步,逐渐开批进行对外投资尝试。2.创新新的投资工具与介质,提升投资收益。如,可投资住房抵押贷款类证券,再如投资于开放式基金,利用指数基金,进行指数化投资。

二、充分考虑影响社保基金的因素,建立适宜的投资组合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社保基金的规模和性质,规模越大,投资范围也就越广。截止2005年底,我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为2010.2亿元,目前,我国社保基金已初具规模。充分考虑我国社保基金的规模,完全可以进行多元化投资,增加股票等高风险高回报的元素。同时要保证以安全性为前提,考虑到社保基金较弱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必须保证在投资组合中有一定比例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券投资。2.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的风险。考虑到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率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化,因通货膨胀的原因,社保基金投资银行存款和国债的利息收入面临缩水,故应在社保投资资金获得安全保障的前提之下,将银行存款与国债在社保基金投资中的比例予以降低,所占比例的具体数值为:银行存款20%左右,国债比例20%左右。与此同时,增加证券投资及短期投资所占的份额,以此来增强社保基金投资的多样与灵活性,以规避通货膨胀引发的资金缩水。3.金融市场的成熟成度。中国的金融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社保基金投资时,需参考专业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信息,对投资对象进行评估筛选,中国可借鉴南美一些国家社保基金的投资经验与式,主要为增加向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及地区的资金投资,投资对象主要可包括股票和债券,以提高收益率。建议在对国外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初期,保持5%的投资比例较为适宜。

三、社保基金整体投资环境的改良

在金融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投资环境不佳时,社保基金整体上很难实现较大的增值。当监管不严,管理不佳时,极易发生挪用社保基金从事高风险投资的事件,危胁社保基金的安全,甚至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为社保基金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运营创造良好环境,保证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同时要加快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的步伐。因为社保基金的投资运用和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同国家整体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是密切相关的,金融资本市场越成熟,意味着投资渠道越广泛,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状况愈佳。据此,我们探讨在我国,如何创建一个适合包括社会保险基金在内的,所有资本投资主体进行金融投资的市场环境,以保证社保基金在内的所有资本投资的规范性、法制性与安全性,为社保基金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服务。相应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监管体制建设,目前关键是要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促使社保基金投资运用实现透明化。如要求基金管理人对激进投资运用情况进行定期的公布,以实现对基金管理人进行双重监管,防止其违规操作,造成基金持有者的利益损失;其次,是要建立并完善社保基金投资运用的风险预警机制,监控社保基金证券投资组合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具体操作为先确定预警对象,再挖掘风险源,再而发现并确立产生风险的先导性指标,最后预报警度,以上四个阶段完成风险预警的实际流程,以有效应对社保基金投资运用可能产生的各种损失;其它还包括完善外部审计和强化内部监控,构建社保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准入及退出制度,最后必须完善长期资金投资的监管体系,因其与社保基金关系极为密切,以上各类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强化,可最大限度的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营,最大可能的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相关法制建设与完善,为社保基金投资运用建设优良的法制环境。法制架构包括两层,内层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法规,如制定统一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法》,内容包括确保社会保险金的及时缴纳,并把社保基金的投资运用纳入法制框架之内,放开社保基金的各类投资限制,并打击挪用挤占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促使社会保险基金最终迈入规范运作,良性发展的轨道。其次,进行外部法规的建设完善,包括《金融法》、《投资法》等维护金融市场有序运作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四、结语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7篇

旧制度中资产的期末计价均按实际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可以提取投资风险准备。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旧制度中规定,保险公司如有经国务院特批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以前投出的目前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增设“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但对于具体的账务处理没有做出规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乃至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都将成为其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链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新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帐价值、成本法和权益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当然这是针对所有的金融企业)。

(三)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新旧制度对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规定相同,而对于另外几种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

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2.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评估确认的原价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帐价值。”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帐价值。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增加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帐价值。”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新制度规定“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3.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6.盘盈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而新制度根据其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采取与捐赠固定资产类似的原则确定入账价值。

7.新制度还规定:“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金融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这在旧制度中均未说明。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旧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的,按不超过受益年限的期限摊销。”而新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其他情况新旧制度的规定一致。

(五)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在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是摊销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摊销费用。新制度对于长期待摊费用规定的概念一样,但范围有所缩小,主要是不再包括开办费(在开始经营的当月直接计入损益)以及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发生时直接计入损益),并且明确指出:“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2.旧制度规定:“开办费应当从公司开始经营的当月起,按不超过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开办费不大的,也可在开始经营的当月一次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新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对于旧制度规定的开办费,新制度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金融企业开始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经营当月的损益。”此项规定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3.新制度增加了如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4.新制度规定,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做了详细规定,与旧制度相比,有以下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借款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除上述情况之外的,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制度规定,除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新制度规定,在以下3个条件同时具备时,金融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旧制度对此没有规定。

3.新制度还对资本化率、以非借款方式募集资金专项用于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各部分分别完工、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以及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这些在旧制度中均无规定。

(七)短期投资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规定,短期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利息”的除外。而旧制度中规定,除已计入“应收利息”科目的以外,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一般应于收到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八)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下会计处理有很大区别,所确定的各期所得税费用也不同。旧制度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缴纳所得税。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如果保险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那么,就需要增加“递延税款”科目。

(九)外币业务核算

新制度对外币业务核算的主要变化有:

1.旧制度中规定,采用外汇分账制的公司,应设置“货币兑换”科目,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有关外币账户的联系均通过“货币兑换”科目核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新制度中规定:“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按业务发生时的各种原币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金融企业发生结售汇、外币买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账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买卖’科目,并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记账。‘外币买卖’科目应采用多栏式账簿,同时记录外币金额、汇率等。”

2.旧制度规定,对于采用外汇统账制的公司,月份终了,其按照月末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计入该项在建固定资产成本;除上述情况外,均计入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期损益。新制度则规定:“采用外币统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分别记账本位币和各种外币进行明细核算。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3.新制度对外币报表折算作了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应将以原币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折算为人民币。具体折算方法如下:资产负债表,除权益类项目外,其他项目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权益类项目按照历史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作为外币折算差额单列项目反映。利润表,按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而旧制度中对此没有做出规定。

(十)增加了会计调整

新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做了详细规定: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会计估计变更时,不需要计算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但应当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作相应的调整。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做出估计,应当说明其原因。旧制度对此均未涉及。

(十一)增加了或有事项的处理

新制度对或有事项做了详细规定,指出金融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当说明理由),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旧制度对此未涉及。

(十二)增加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规范

旧制度规定,公司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没有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规范。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不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金融企业除外)。”

保险投资论文范文第8篇

1新办统计学专业的院校特点

目前,全国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大约有很多所,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等,这些知名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已有很长的办学历史,有很好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不管从硬件、还是从软件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吉首大学地处边远的西部民族地区,当地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办学地域的特殊性,使吉首大学面临的困难比其他高校相对更多,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不管从办学条件、办学经验还是办学历史上与那些名牌院校相比差距不小.统计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摸索时期,在教学管理、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经费等软硬件条件上都远远落后于那些老牌院校,并且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在生源质量及就业等方面都赶不上那些老牌院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广泛适应社会需要的统计人才,是统计学专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1].但新办统计学专业的吉首大学目前要达到统计学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似乎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吉首大学作为民族地区的地方性高校,不能不顾自己的实际,不可盲目模仿和复制其他大学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和自我价值发挥的舞台.

2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2.1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和适应能力,能在金融机构(含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机构)、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从事统计分析、风险管理、数据分析以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性专门人才,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2.2统计学专业培养规格要求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应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统计学、数理金融、保险精算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经济与金融、保险与精算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备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具体来说,学生应获得如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2.1知识要求(1)系统掌握数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2)掌握扎实的经济金融或保险精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初步掌握数理金融、保险精算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的热点和重点问题.(3)掌握计算机科学和统计计算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2.2.2能力要求(1)具有对经济与金融、保险精算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数据采集方案及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能力.(2)熟练使用至少一种统计软件包(如:Matlab、R、SPSS等),有较强的计算与分析能力.(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外语成为交流和获取新知的工具.(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2.2.3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团体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经济、金融法律和法规.(3)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形成文理融合的知识结构.(4)具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构是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关键,因为课程体系结构既关系到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学科知识结构,又关系到怎样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和素质.不同高校的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不少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正常合理的.如果硬性规定统一,将会严重束缚统计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阻碍各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长[2].为实现统计学专业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积极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注意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区分统计学与数学专业特色,加强各种学科知识互为联系、互为补充,重视实践应用,偏经济、金融方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设计,实现三结合,即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有机结合,专业主干课与专业方向课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3],注重统计学、数学、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等主干学科的综合应用.

(1)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设计基础》、《概率论》、《数理统计》等等,加强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和计算机学习,全面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水平.因为统计学是以数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只有数学和计算机学扎实了,才能培养出掌握现代统计方法的学生.这类课程的学习在入学后前3个学期内按设置计划完成.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将为学生进入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

(2)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主干课程.如《统计学原理》、《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随机过程》、《统计软件》、《贝叶斯统计》、《统计计算》、《试验设计》、《数学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等,培养学生的现代统计方法和思想,掌握系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理论.

(3)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及选修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特点并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教师专长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具体分为经济统计和保险与精算2个方向.经济统计可以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证券投资分析》、《金融数学》、《统计预测与决策》;保险与精算方向可以开设《数值计算方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回归分析》.由于统计学应用的广泛性,且不同行业和领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统计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统计学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因此,除了开设上述统计专业方向课程外,还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开设相应的统计专业选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可将《生物统计》、《非参数统计》、《数据挖掘》、《密码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列入专业选修课程中,供学生选学.其开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由本校专业教师且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授,也可以由在统计相关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士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邀请知名的专家教授来讲学或作报告的形式.

4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统计学专业是与实践联系紧密、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的一门综合性科学[4].科学的设置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本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合理安排和组织观摩/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4.1观摩/社会实践

在第4、5学期各安排观摩/社会实践,均不占教学计划时间,可采取以下形式:(1)观摩和见习.第4学期学生到工厂参加考察,了解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参加考察的学生必须做好相应记录,事后写出相应报告或召开座谈会相互交流;(2)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每年至少进行1次社会实践,每次完成1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4.2课程设计

在第5学期安排抽样调查的课程设计,第6学期安排统计软件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数据采集方案及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课程设计的写作时间为期1周,有任教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完成1篇论文的写作.

4.3课程见习

在第5学期安排1次课程见习,共1周.通过课程见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金融、保险、精算等行业相关部门的一般流程、内容、手段、组织和运行规律,进一步了解行业法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容包括听经济金融、保险精算等部门从业专家的报告,完成见习报告.

4.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占用教学周共8周,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写出实习报告或总结.

友情链接